今日大典,贾桓主祭,贾敬陪祭,贾珍献爵,贾琏、贾琮献帛,贾宝玉捧香,贾菖贾菱展拜毯守焚池。
荣国府大老爷贾赦和二老爷贾政则充当了看客的角色,领着一众旁支站在左右,观礼。
众人看着从尽头走来的那道龙行虎步的身影,一个个脸上都充满了崇敬,贾敬更是老脸饱含欣慰。
一屋子穿着光鲜、华贵的贾家族人就这样看着眼前这个少年。
身材挺拔,面容略显稚嫩,但没有一个人轻视他。
蟒服玉带,内蕴威严,外露霸道,这便是国朝第一勋贵勇冠侯。
若无意外,贾桓此生绝不止于一等侯爵,国公、郡王之位亦在脚下。
此后,世袭罔替,为贾家平添一尊贵主脉。
“昔有宁、荣二公,为国鏖战,上承天意,下顺黎民,功盖社稷,天下敬服。”
“而今宁国府曾孙桓,果敢骁勇,于万军丛中斩杀胡酋,封狼居胥……”
“宣诸宗祠,敬拜列祖列宗!”
都中声望最高的代字辈长者贾代儒亲自念诵祭文。
宗祠正堂内,肃穆庄重,满是回荡声音。
“桓儿,上前。”
待贾代儒宣读完祭文,贾敬朝着贾桓轻唤了声。
贾桓立马站在了堂中央,直面宁、荣二公画像及历代两府主事人牌位。
“拜!”
一旁的贾代儒大声喝道。
贾桓当即稽首一拜。
“再拜!”
“三拜!”
接连朝拜三次之后,贾桓双手撩起服边,跪在正中央的蒲团上。
“叩首!”
伴随着贾代儒,贾桓又郑重磕了九个头。
在大楚遵循的礼制中,大祠祭需行二十四拜礼,次祠祭则是三拜九叩。
从源头追溯,贾家真正的宗祠应当是在凉州姑臧,而京中算是宁荣宗祠,故行次祭礼。
随即,贾桓起身,从贾宝玉手中接过三柱香,取火点燃,插在青铜鼎内。
再三献酒,最后才是焚帛。
这一番礼下来足足走了两个时辰。
结束时已至酉时,天边黄昏,太阳隐隐要落山了。
“敬兄。”
“桓哥儿如今才十六岁就已封了国朝一等侯爵,前途无量呀。”
贾赦同贾政陪在贾敬身边,不时的出言赞赏贾桓。
族中长辈折腾了两个时辰,全都累了,早早的回去休息了。
那些个旁支小辈倒是不敢离开,伺候在后面。
“赦弟,政弟夸赞了。”
“不过是小儿辈,将来两府还要赦弟、政弟多多帮扶。”
贾敬虽嘴上谦逊,可面上却是止不住的得意。
自上次皇室夺嫡失败后,他这位贾府俊才便只能苟且内院,最后甚至都被逼到玄真观去了。
内心何其憋屈不忿!
可今日,幼子贾桓立滔天大功,封一等侯爵,名满天下,就连他这个老子都为人称道。
试问,贾敬如何能不欢喜呢?
这时,贾敬看到旁边的贾桓,和煦问道:“听说你近来收了些弟子?”
“人是收了些,但并非是弟子,真要论起来都是家中小辈,别乱了辈分。”
“而且,我也没教什么东西,全是下面的人在负责。”
“你们几个过来。”
说话间。
贾桓一眼便看见了贾环等人,招了招手。
只见一水穿着华贵的贾府子弟里面跑出了几个别样的身影。
一个个都是年纪不大的稚嫩孩童,但现在却是黑巾束发,穿着一身玄色菊纹金色边劲状,脚上穿着的也是适合习武、骑马的厚底靴子,倒是格外干练。
“见过二哥哥/二叔!”
“见过敬大爷/伯祖!”
“见过赦大爷/父亲!”
“见过政二爷/父亲!/祖父!”
贾环、贾兰、贾琮、贾茵、贾芝纷纷上前见礼。
年纪最大的贾环不过九岁,余下人更是比他还小。
但这些孩童却展现了不一样的礼仪姿态,没有一人露怯,倒是让贾敬暗自称奇。
“不错,不错!”
“这都是谁家的子嗣?”
贾敬接着询问贾赦、贾政道。
“回敬兄,这个是我那不成器的庶子,后面那个是二弟的庶子及珠儿的亲子。”
“旁的分别是府内近派重孙贾菌、贾芝。”
贾赦挨个介绍道。
对贾琮,他倒是并不感冒。
毕竟,贾琮只是一个婢女出的庶子,素日里不得贾赦、邢夫人喜爱,衣物都不曾备齐。
现下又得了贾桓关照,他更加插手不上了。
“都是好孩子。”
“桓儿,你既担了这事,便要用心看顾。”
环伺五小儿,贾敬一脸和煦的说道。
“嗯。”
“父亲放心。”
“武勋家庭比起旁人更为简单。”
“兵书战策,儿不缺,武艺,儿更是这大楚第一人。”
“授予他们,日后最差也得是个世袭将军。”
贾桓挑了挑眉,话语间满是自信。
堂堂国朝第一侯爵,十六岁的勇冠侯训练自己家儿郎,又怎能不用心。
咯噔!
听到这话,周围的贾琏、贾蓉等人眼中齐齐露出了羡慕神色。
贾赦倒是不置可否,贾政看着贾环、贾兰,脸上更显慈爱。
这些人中,贾政名下长孙、庶子都在其内,自然由他占了大便宜。
他年,无论是贾环,还是贾兰封爵,最终悬挂在祠堂上的都是贾政的名字。
“珍儿。”
“听闻这些年,为父不在府中,你做事愈发肆意了。”
突然间。
贾敬瞥见一旁的贾珍,神色漠然道。
闻言。
贾珍浑身一颤,连忙告罪:“父亲大人明鉴,儿不敢!”
“哼,不敢就好,若是你做出有辱门楣之事,为父必将亲开祠堂,杖毙你于祖宗牌位前。
贾敬冷哼一声,补充道。
顿时。
这话一出,众人都有些疑惑不解。
贾珍到底做了些什么事,竟然让远居玄真观的贾敬要如今严厉告诫。
唯有贾珍听到这话,不由得看了一眼贾蓉,脸上浮现慌乱之色。
“桓儿,你是这府中麒麟儿,自当翱翔九天。”
“像家中这些琐事,不必劳烦伤神,若是有人敢叨饶你,那便来观中请为父。”
“为父这把老骨头还能动弹一二,震慑些许宵小,不成问题。”
紧接着。
贾敬深深的看了一眼贾桓,叮嘱道。
“是。”
贾桓很清楚他说的是什么,于是郑重应声。
父子二人间已经有一股无言默契了。
随即,贾敬向贾赦、贾政拱了拱手,上了马车,往都外玄真观行去。
目送着贾敬离开,众人不约而同的上了轿子,贾母于荣庆堂设宴早在午间就通知了每个人。
做为贾家如今的老太君,众人自然不可能驳了贾母的面子。
就连近派旁支的贾菌、贾芝二人也受到了邀请,当然,这肯定看的是贾桓的面子。
“二叔。”
就在贾赦等人先行离去后,不知贾蔷从何处冒了出来,一把叫住了贾桓。
“嗯?”
贾桓皱了皱眉,有些疑惑。
谁知一个布衣少年从他身侧走了出来,生有一张容长脸儿,长挑身材,甚是斯文清秀。
“二爷!”
贾蔷赶紧介绍道:“二叔,这位是西廊下五嫂子的儿子。”
“他……”
“行,这事我知道了,明日已时,让他来院中见我。”
没等贾芸说完,贾桓摆了摆手,淡淡道。
这等模样,又是西廊下五嫂子的儿子,除了那位聪明伶俐的贾芸,还能有谁。
也是个似贾蔷模样,长歪了的人,他不介意矫正这颗歪瓜。
“是。”
得到贾桓的回应,贾蔷、贾芸二人脸上都露出了喜色。